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44 点击次数:81
#创作挑战赛#
【前言】
毛主席说的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!”这句话,想必在每个中国人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关于这句话的出处,有不一样的讲法:有人讲,这话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说的。
有人却表示,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就只讲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”这一句。
那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有没有讲过这话呢?咱不妨听听开国大典现场的播音员丁一岚来给咱解开这个谜。
【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说了什么?】
1997年6月,北京有个智力竞赛节目,主持人问了这么个问题:1949年开国大典时,毛主席到底说了啥?
现场观众踊跃抢答,有人想都没想就喊出了那让人震撼的话语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!”
确实,那一天,每个中国人都牢记于心;那一天,表明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日子没了;那一天,中国开启了全新的历史旅程。
不过,有人持有不一样的看法,他们觉得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的是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 。
这话一出口,现场立马乱了套,众人纷纷发言,争个不停。主持人笑着听大家讲,接着慢慢把答案公布了:
这两句,是毛主席于开国大典上说的经典话语。
这会儿,坐在电视机跟前的丁一岚老人听到这答案,不由得皱起眉头。她曾是当年开国大典的播音员,毛主席的每句话她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虽说丁一岚晚年身体变差了,记性也越来越不好,可毛主席说的话她却一直记着。
她记得很清楚,那天她和齐越一起承担实况转播工作,离主席台就十几米远。
而且后来,丁一岚多次听了毛主席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录音。她很肯定地说,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就讲了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”这一句。
为把这一错误纠正过来,丁一岚于同年10月10日在《北京晚报》上发了一篇文章,把自己的观点仔细讲了讲。
她觉得,身为媒体人,把正确的历史信息传递出去特别关键,不能由于一时的大意而把大众带偏了。
那么,要是毛主席没在开国大典上讲过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这话,那这话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?
一番查证后得知,这话是在开国大典前说的,是1949年9月于北京举行的“新政协”开幕词里的内容。
毛主席在那次会议上讲了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》,里面就有这句让人振奋的话。
并且,毛主席在会上说的原话为: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。”
这一点,当年不少工作人员可以证实,他们讲,那天会场氛围庄重严肃,毛主席照着本子念完《开国公告》后,没再说别的话。
当然,在《毛泽东选集》里也能查到,里面有毛主席在“新政协”上讲话的记录。
这些资料明确记载了毛主席在“新政协”的讲话内容,和查证情况相符。
讲这些是要还原历史,还原历史真相就是对历史的尊重,而尊重历史就是对伟人的尊重。
虽说这或许是件小事情,可咱要是清楚并点明其中的差错,咱的晚辈就能更确切地记住先辈的伟大功绩,进而奋勇向前。
【中国第一位著名女播音员】
据丁一岚讲,下午1点半的时候,工作人员还有广播电台的负责人都到了天安门。
展开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,那时是她和齐越轮流进行广播,每个人心里那股兴奋劲儿和激动的心情都明明白白地显现出来。
1945 年 8 月,日本发出乞降照会,报社的同志们立马组成宣传队,逐家逐户向村镇、居民点告知这一消息。
这时候,大家才发现,普通的丁一岚,在关键时候竟然冲到了最前面,她情绪激昂、字正腔圆地把中央的电文告知了老百姓。
那时候,有人跟丁一岚讲:“我觉得吧,等咱把电台接收了,你去当共产党的播音员那是再合适不过啦。”
张家口解放后,解放军把敌伪的报馆和广播电台接管了,对电台人员的要求是,不但要能力出众,而且政治方面得可靠。
就这样,丁一岚成了电台播音科科长,自此,她正式踏上了长达 40 年的广播之路。
在电台工作可不轻松,丁一岚从早到晚都忙个不停。一大早就得开始播音,早饭后要编写稿子,到了晚上还得进行广播。
甚至回家都成了一种“奢求”,多数时间都待在电台里,一个月里,能有三四天回家就算不错了。
在解放战争后期,形势一片大好时,毛主席写了一篇叫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的新年献词。
因为丁一岚办事靠谱,播音风格沉稳,所以播出这篇贺词的任务,就顺理成章地交给了她。
节目播完,得到广大官兵的一致夸赞,有人觉得丁一岚说的话,有种能镇住敌人的劲儿,还有人讲丁一岚的播音像“兰花绽放,让人身心舒畅”。
丁一岚,新闻界的一朵“兰花”,历史让她登上了更为耀眼的平台——开国大典的播音岗位。
就像她曾亲自改正节目里的错误那样,她对真相的那种执着劲儿,啥时候都不会让步。
在那般庄重的情形下,在那般关键的时刻,所有事都得确切无误地传递,不能一错再错,不能把错误的信息再传出去。
现今在网络信息时代,有些没良心的营销号发布某些事件时,不做查证和核实,就传播不实谣言,把公众给误导了。
进而带来的影响极大,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。
不论在啥岗位上,咱都得有很强的敬业劲儿,争取做到毫无差错;要是犯了错,就得大胆承认,赶紧改正,用虚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挑战。
【忆开国大典这天的毛主席】
1949 年 9 月 30 日晚,毛主席回到他的办公室,接着跟平常一样投入工作,一直干到凌晨,还趴在桌前忙碌着。
这一晚,周总理一直惦记着主席的身体,他给李银桥打了三次电话,关心地打听主席休息得咋样。
听说主席深夜还在工作,周总理下了“强制令”,让李银桥一定得让主席好好休息。
主席工作时,向来不喜被人打扰,然而周总理下了“死命令”,李银桥只得壮着胆子去了。
说完后,主席没吭声,还在专心处理文件,李银桥一看,就不敢再多说啥了。
直到第二天,10 月 1 日早晨 6 点半,毛主席才把手中文件放下,打算上床歇息。
毛主席在休息前,让李银桥下午1点钟叫他,李银桥应下后,又叮嘱值班卫士为确保盛典不被耽误,需在1点前叫醒主席。
时间很快到了12:55,主席睡醒后,一只手拿着茶,另一只手拿起报纸看起了当天的新闻。
李银桥紧瞅着时间,一点半的时候“硬给”主席换上了“礼服”。给主席换衣服时,卫士发现,主席里面穿的衬衣,还是那件补了好多回的衬衣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毛主席乘车来到天安门城楼。毛主席迈上台阶的一刹那,激昂的乐曲猛地奏响,广播里传出丁一岚和齐越振奋人心的话语:
“毛主席到了!”
“毛主席快步走上了天安门!”
没多久,毛主席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面,不停地向群众挥手,天安门下面,掌声特别响亮。
这天,新中国诞生,意味着中国自此开启了全新的时代,中国人不再受欺负,中国人挺直了腰杆!
毛主席跟前的那个话筒,是工作人员仔细选出来的顶好的话筒,这个话筒连同那天的国旗、电钮等,都保存在国家博物馆里。
得说一下,为保证庆典不出差错,朱老总事先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打听了有关情况,这么重要的场合,可不能有一点问题。
于是,朱老总预先录制了一份自己需宣读的文件,以防万一。好在,当天所有事情都进展得很顺利,这个录音没派上用场,但它变成了一份宝贵的文物资料。
【结语】
丁一岚那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给咱们做出了榜样,在广播领域里,她一直秉持着真实、准确的新闻准则。
哪怕是开国大典这般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,任何细节也都要做到真实还原,她这种对工作的极度追求,彰显出她对新闻事业的敬重和热爱。
身为信息传播者,得担起社会责任。在信息爆棚的当下,虚假信息四处泛滥,误导公众的事儿常常出现。
丁一岚察觉节目里的差错后,赶忙发文予以纠正,她这种勇于负责、敢讲真话的作风,是每名信息传播者都该效仿的。
讲这些是要还原历史,还原历史真相就是对历史的尊重,而对历史尊重就是对伟人的尊重。
在追求新闻时效性之时,我们更得重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。毕竟只有真实的内容,才可成为后人学习、参照的珍贵资源。
资料参考
开国大典当日的毛泽东 人民网-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“老广播”忆开国大典. 中国普法网
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刚开始时讲了啥?. 光明网
上一篇:小年至,启蛇年新程
